第一百七十一章:千机出动(2 / 2)

异能同样还可以修炼而成,这就是所谓神通了。道释儒三教在内丹术发明后,也就是晚唐之后开始合流,三教的理念不同,但修炼方法却是一样的,其中儒家的修炼并非那么普遍。

佛家属于空谈佛理,而将现实一律抹杀的宗教,其大乘佛法的前身也就是魏晋之时,何晏、王弼、王衍诸人,放弃世务,专谈玄理,蔚成风气,遂以清谈误国。

佛家本非中土的宗教,和尚本来可以吃肉、婚嫁,传如中国之后,佛家吸收了道家的内丹术,并且抄袭了诸多道家理论,又从魏晋时的玄理弄出了大乘佛法一说,然后演变为不吃肉、不婚嫁的清规,这主要是因为修炼内丹术必须远离尘俗的原因而导致。

道家则是讲究无为,可谓是极端的放任,变成堕落自甘。而在道家旗帜下,又出现了仙家,仙家讲究改变,则是极端的逆流而上。唐代内丹术出现,所以没人练仙家外丹了,因为唐代很多人炼丹,不得其法而被毒死的如过江之鲫,连仙家自己都逐渐开始怀疑外丹术是否正确。

后来内丹术出现,外丹之人也就投入内丹的怀抱之中了,毕竟炼外丹的话,一颗金丹要存放十二年之久,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内丹则简单、见效快,进步都是能看得到的,而且时常有人成圣而去。

到了近代时,还是有一些仙家存在的,但为数不多了,很少会有修士去研究《周易参同契》这种丹经,而且就算是研究了,也不得其法。《周易参同契》的原文收录在历代的《道藏》之中,被誉为万古丹经王,但其中有很多术语、隐语。不去把《易经》看明白的人,很容易把意思理解错了,绝对是万古坑爹王!

修内丹术的和尚、道士多数都拥有异能,不过他们很少涉及世俗,这主要是修炼方式决定的。和尚则是躲在庙里装佛,道士则是躲在山里装山神。

很多拥有过目不忘这种能力的人,成就也并非太高,主要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因为这拥有了这种能力而光是使劲看书,但却没有认真钻研,这就是所谓的五技而穷,虽然本身过目不过王就属于一招鲜吃遍天下的本事,但很多人却没有悟出第二招。

蒋百里在历史上并未指挥过什么战争,反而是一直在军阀之间颠沛,充当的多是幕僚的角色。

后来蒋百里提出了中国的抗战理念,这也成为后来国共两军抗战的方式。

所以蒋百里在后世被称之为军事学家,而非是军事家。

此时蒋百里很多时间都用在看书方面,华东军拥有众多新的作战理念和方式,都是世界首创。

特别是飞机的应用,以及战车的出现。

不过蒋百里并不知道战车的具体效果如何,华东军上下对战车的作战效果检验虽然多,但实战却没有经历过。

这两种新武器,正是华东军奠定胜利的所在。

此时蔡锷、曹锟、吴佩孚、冯玉祥等人都到部队去指挥了,留在指挥部的也就只有蒋百里了。

蒋百里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确实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参谋,他可以在最快时间内把各种作战情报熟记于心,因此夏钧有意将他留在指挥部。

人才难得啊!

……呼呼呼呼……螺旋桨开始旋转,文登战略轰炸机场的蚊式轰炸机、蚊式鱼雷机开始迅速升空,朝着远处已被侦察机锁定的曰本海军联合舰队飞去。

十五个轰炸机编队,2250架蚊式轰炸机,五个鱼雷机编队,750架蚊式鱼雷机,这些蚊式轰炸机陆续起飞。

在这个庞大的机场,只用了近二十分钟时间,这些飞机便全部起飞完毕。

然而二十分钟过去时,最先起飞的蚊式轰炸机已经飞临了曰本海军联合舰队所在的海域。

这些蚊式轰炸机在靠近曰本联合舰队还有几千米的时候突然压低,整架飞机几乎是贴着海面飞行。

超低空轰炸!

蚊式轰炸机将彻底颠覆低空轰炸的概念,它可以在低至三米的高度上飞行。

不过在这海面上,飞行员可不敢那么低,因为海面上缺乏参照物,一不小心就会一头栽进海水之中,而且曰本海军的军舰很多都有十几米高,很容易一头撞上的。

这些蚊式轰炸机大概也就是十米二十米的飞行高度向曰本海军联合舰队冲去。

曰本海军联合舰队拉响了空袭警报,但让他们举手无措的是,那些支那人的飞机飞得太低了。

这与演练时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敌人的飞机飞得很高,那么整个联合舰队的防空炮都可以把炮弹向天空倾泻出去,但现在这些飞机飞得这么低,那么很多防空炮如果压低的话,大部分的防空炮会把前面的自己人打到。

而且在低空状态下,不是哪艘军舰都能锁定目标的,一些大口径的防空炮就算是前面没有船只阻挡,也根本就无法压低进行射击。

而且在低空情况下,飞近的飞机是一闪而过的,根本来不及瞄准。

空中打击开始了。

战略鱼雷轰炸机第一大队首先以十五米的高度的从曰本海军联合舰队上空呼啸而去,再靠近曰军舰只的时候,一枚鱼雷从弹仓中丢了下去,接着这十五旧架鱼雷轰炸机略微拉高机身,从曰本联合舰队头上呼啸而过。

150枚鱼雷丢入海中,鱼雷发动机开始高速运转,鱼雷的浮力让鱼雷很快浮了起来,朝着远处的曰本联合舰队的军舰呼啸而去。

海面上出现一条条的白浪,发动机转动间产生了许多泡沫。

加藤友三郎用望远镜看到这些飞机飞得如此之低,心情顿时跌落低估,他知道这次不好应付了。

“命令各舰船自由闪避……”加藤友三郎命令道。

“哈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