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6001 字 2个月前

但至少在这一次战斗中,用不着拼刺刀了,因为就在这时,李牟和段鹏带领着大队人马,己经赶到了战场。

其实中华军的大队人马赶到战场己经有一会儿了,但因为发现战场的局面并不坏,守城的特种师完全还能再撑下去,因此李牟和段鹏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将带来的三个军充份展开,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包围上去,同时发动进攻,力求全歼胡国柱部的川军。

果然在中华军向川军发动进攻之后,胡国柱就发现,自已的人马己经被中华军三面包围,而剩下的一面就是垫江县城,川军根本就无路可逃了,同时守在垫江县城里的中华军见自已的援军到了,也打开城门,出城参战,结果川军成了四面受敌。

川军的人数、素质、武器等各方面本来就都不如中华军,虽然说中华军是远路而来,兵力疲惫,但川军也是连续两天攻垫江县,也好不到那里去,同时双方的士气更是不在同一个程面上,一方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而另一方因为连战连胜,士气正旺,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双方接战还不到一个小时,川军就全被中华军杀得大败,但全军都被中华军包围,也无路可逃,因此剩畲的川军士兵纷纷请降,而川军的主将胡国柱在混战当中,被中华军的流弹打死。

这一仗也是中华军入川以来,和川军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斗,中华军以九万大军,围歼了川军的六万人马,歼灭川军二万三千七百二十三人,击毙主将胡国柱,俘虏三万六千八百五十二人,而中华军自身,只阵亡了士兵七百二十七人,伤五百四十三人,从战果上来看,绝对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胡国柱部的川军,也川军的主力军队,全军覆没之后,川军也遭到了一次重创,另外中华军占领了忠州,也使两军完全建立了联络通迅;而垫江失守,也使吴三桂以顺庆府、重庆府两地建立防线,阻挡中华军进攻的计划彻底失败,而整个四川的局面,己经完全倒向了中华军这一边。

随和李牟和段鹏商议决定,趁胜进军,马上进取重庆,只要在攻占重庆,那么收取四川全境,也就指日可待了。

进攻重庆的战斗,将由段鹏来指挥,而为了加强段鹏的兵力,李牟也将湖广军区的第二十二军交给段鹏暂时指挥,而自己率领第八军,由垫江县向西进攻,连续攻取了邻水县、广安州、合州、铜梁县等地,不禁彻底切断了顺庆府和重庆府的联系,同时也切断了重庆的守军向成都的退路。

而在此同时,段鹏也率领大军,向重庆发动了进攻,不过也就在这时,吴三桂派遣的大将马宝和郭壮图两人领五万人马,赶来増援重庆。

这支持军来得比较晚,如果早来几天,战局也许就不一样了,因为川军就可以从重庆出兵,进攻涪州、武隆等地,截断段鹏部的补济线,这样也使战局更加复杂化,胡国柱部也许还能逃出来,但川军的主力军队都集中在夔州府一带地区,吴三桂一时凑不出五万大军来,只能从其他各地调遣人马,结果晚了几天,胡国柱部也己全军覆没了,而且这时中华军己经对重庆完成了包围。

但知道川军的援军赶来之后,段鹏决定先打援军,再攻重庆,使用中华军惯用的围城打援战术,因此留下何冲带着二十、二十二军继续围困重庆,而自己带领第七军,与李牟派来的第八军的一个师合兵,总计集中了三万七千多人马,在重庆西面的壁山地区附近设伏。

结果马宝和郭壮图率军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伏兵从左右杀出,立刻就将川军的援军杀得大败,当场阵亡二万余人,俘虏也有六千余众,主将郭壮图死于乱军之中,而另一名主将马宝只好带领着残兵,又逃回到成都去了。

而重庆的知府王澄得知援军全军覆没之后,也知道大势己去,因此开城向中华军投降,就这样四川的两大核心城市之一的重庆,已经被中华军攻占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七九章 封王的风波

就在中华军向四川发动进攻,攻取了四川重镇重庆的时候,在另一条战线上,也同时向贵州展开了军事行动。

其实按照原定的计划,中华军对贵州的进攻应该是在进攻四川之前,因为为了劝降吴三桂,用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在四川发动进攻,而贵州的军事行动一直拖到了四川取得重大成绩之后才开始,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大西军迟迟没有出滇参战。

按商毅的计划,是希望等大西军出了云南,进入贵州之后,才向贵州发动进攻,这样把大西军引出来,仗也要好打一些,另外也是想在贵州给大西军一个重创,然后才好对他们进行招降。

而且经过了劝降吴三桂的失败之后,商毅也认识到,这个时代的观念和自己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区别,在自已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虽然兼并的战争,但各国内部政治斗争同样十分激烈,不过大家基本都能尊守一个游戏规则,就是一但发现大势已去,或是自己控制不住局面了,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政党的首脑,都会主动宣布失职认输,极少有人死撑着,因为越是死撑,下场就会越惨,还不如极早放手,和和气气的收场。

但在这个时代的人往往都喜欢死撑下去,基本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清朝是如此,吴三桂也是如此,因此商毅才打算,先用枪炮说话,给大西军一个重创,再谈投降,于是才一次等着大西军出兵贵州。

只不过让商毅没想到的是,等了一个月,大西军一直都没有出静,到并不是因为大西军的首领不想出兵,孙可望、刘文秀等人都清楚,如果能够把和中华军作战的战场设在贵州,就可以在云南前面树起一道屏障来,保证云南的安全,这样战略纵深和回旋的余地也就大得多少,但永历朝廷对他们所封的官职爵位太底,令孙可望非常不满,因此才迟迟没有出兵。

因为现在的大西军是以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三人共掌大权,因为孙可望年长,资历较深,因此才被推为盟主,但基本的事情还是要三人一起商议,才能决定。

但随着大西军在云南站稳脚跟,孙可望的野心开始膨涨,想自己独揽大权,在平定云南的时候,孙可望借演武场升旗事件,把刘文秀打了一百军棍,然后又命刘文秀带罪立功,以确立和提高自己在全军中的领导地位,但刘文秀、艾能奇都手握重兵,孙可望也不能轻易动摇他们的地位,而这一次归顺永历朝廷,一方面是大势所驱,大西军不是倒向南明,就是倒向南京,而在另一方面,孙可望也想通过永历朝廷加封,使自己的爵位高于其他二人,这样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节制刘文秀、艾能奇,然后慢慢削减他们的势力,使自己逐步取得全军的控制权。

因此在派杨畏知与永历朝廷示好的时候,孙可望也为自已请求,封自己为秦王。

但当时就遭到了永历朝廷的许多大臣反对,因为执政大臣都担心大西军参与永历朝廷,会削弱自己的势力,因此也拖了下来,甚致还有人声称“孙可望贼也,不可以封,杨畏知为贼游说,请朝廷收之!”

后来永历朝廷被中华军赶到了贵州,元气大气,而且中华军逐步逼进,于是在朝臣中有不少人开始改变立场,赞成封孙可望借以收大西军余部为己所用,但在俱体的封号上,又开始争论起来,工科左给事中金堡就帮出明朝祖制无异姓封王例,力争不可,甚至连续七次上疏,拚命反对,大学士严起恒也坚持拒绝封孙可望为秦王,上疏声称:“可望名虽向正,事非革心,朝廷毋为所愚!”

而杨畏知以明朝旧臣、孙可望使者的双重身分,尽力向永历朝廷陈明利害:“孙可望兵强,可藉为用,何必可惜一封号,不以收拾人心,反自树敌!”

另外也有人赞成杨畏知的意见,建议可以退一步,封孙可望为郡王,并又提出可以在封爵的同时,趁机挑拨大西军各将领之间的关系,建议朝廷封孙可望为郡王,命其居守云南;封刘文秀、艾能奇为公爵,并偷使人告之两,本来也打算封他们为郡王,只是被孙可望阻止,能两人率军滇,立功之后,即封王爵,这样不禁可以使两人和孙可望分心,同时也可以利用王爵,激励两人为永历朝出力,同时还可以让两人上疏,请封冯双礼、白文选等大西军的部将公候爵位,使诸将感刘文秀、艾能奇之恩,而离心于孙可望,造成大西军内部分裂,便于永历朝廷控制等等。

结果争了两个多月,最后永历朝廷作出决定:封孙可望为景国公,赐名朝宗,刘文秀宁侯,赐名若琦;艾能奇安侯,赐名时泰,让杨畏知回云南去向复命。

那知就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个大弊漏,永历朝廷的权臣陈邦傅本是广西的地方将领,在广西颇有些地方势力,因此永历朝廷在桂林建都时,陈邦传仗着自已的地方势力,和马吉翔等人结成同党,与丁时魁、瞿式耜、何腾蛟等人争权夺利,但永历朝廷逃到贵州之后,陈邦傅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之后,势力大跌,于是打算拉陇孙可望,借大西军的声势,帮助自己继续争权。

于是陈邦傅趁永历朝廷对孙可望封王之议未决的空隙,用黄金铸造了一颗重达百两的“秦王之宝”大印,又伪造永历帝敕书,派自己的亲信胡执恭,冒充朝廷使臣,前往云南封孙可望为秦王,还封刘文秀、艾能奇为国公。

孙可望当然不知道永历朝廷的腐败纷争一至于此,还信以为真,对胡执恭送来的敕书和“秦王之宝”大印极为满意,于是安排了隆重的仪式,亲自郊迎使者,集结文武和百姓,大庭广众之下,以臣子的礼仪,先五拜叩头,舞蹈称臣,然后才接受了秦王之封,并率其刘文秀、艾能奇二人并三军士卒各呼万岁;随后孙可望立刻就以秦王的名议升座,受刘文秀、艾能奇,大西军的众将并三军士卒庆贺;接着又把敕书誊黄布,告云南各地,欢庆三天。

那知孙可望高兴了没两天,杨畏知等人就回到昆明,才知道自已实际被封的,不过是景国公,而且连刘文秀、艾能奇都被封为国公,三人的爵位是一样的。

孙可望自然是恼怒异常,立刻找来胡执恭当面寻问,而胡执恭一口咬定,因为大臣们都不愿封孙可望为王,因此朱由榔与其母亲太后两个人秘密商议铸王印与孙可望。

孙可望也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里面的套头,立刻下令,将胡执恭关押起来,但这时孙可望己经接受了陈邦傅、胡执恭假造的敕印,举行了隆重的受封典礼,弄得云南军民皆知,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于是又命杨畏知将这两份敕封的诏书带回去交给永历朝廷,假装糊涂,表示自己接到了两份敕封,不知真假,请朝廷定夺,但同时也说明,自己在接到秦王敕印后已经郑重宣布,大小官员和军民都已祝贺等等,其实就是希望永历朝廷将错就错,再改封自已为秦王,这样也给自己树个梯子好下。

其实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补救办法,但永历朝廷的大臣们本来对封孙可望为公爵都十分免强了,怎么可能答应封孙可望为王呢,这一次又是金堡首先发炮,上疏言:“可望应否封王,臣为祖宗守法,即使白刃临臣,臣惟执不封之议!”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出于争权夺利的考虑,还有不少人是怀着阴暗的心理,自己混了十几年,连个候爵、伯爵都没捞着,而孙可望本来是个反贼,现在打贼皮扒了,立马就封了王,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因此一定要反对,坚决后反对。

当然也有一部分大臣出于现实考虑,贵州督师朱天璘上疏劝说朱甴概:“孙可望盘据云南,怎能禁止他自立为王呢,如果恩出朝廷,正可得其效力,假如他先行一步,执送胡执恭入朝诛之,则显得赏罚之权倒置,不如封他为王,免生他变!”

其实朱甴概对封不封孙可望为王到是无所谓,只是反对的人太多,又搬出了祖制这面大牌子,他也没有办法,竞朱由榔并不强势的皇帝,因此最后决定,封孙可望为平辽王,按明朝的爵位制度,一字王为亲王,最尊,二字王为郡王,次之,而刘文秀和艾能奇也认为见好就收吧,劝孙可望接授永历朝廷的策封,郡王就郡王,反正也可算是王爷了。

但孙可望己经以隆重的礼节庆贺过自己受封秦王,现在平白无顾的从亲王降到了郡王,孙可望的恼火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现在外面的形势他也清楚了不少,知道永历朝廷已经到了山穿水尽的地步,居然还要摆出一付正统朝廷的架式,连个名议的王爵都不肯封给自已,因此孙可望也拧上了,不封秦王,我就不出兵,等中华军打到了贵州,看你们怎么办。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八零章 进取贵州

就在永历朝廷和孙可望为了封一字王、二字王扯皮拉筋的时候,南京政府将这场封王的风波也在报纸上进行了详细的报导,一般的军民人等也都当个笑语看,而官员们看了,只觉得又好笑又好气,这都到了什么时候了,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而向黄宗羲、史可法、吴甡等曽在明朝为官的人看了,在好笑之余,甚致还觉得可悲,看到眀朝真的是气数已尽于。

不过这时中华军在四川战场己经攻取了重庆,而贵州战场也不能再等了,因此统战部也修改了计划,决定在大酉王未出滇之前,先攻占贵州,迫使大西军出兵,在贵州、云南的接壤地区和大西军作战。

而这时驻守在贵州边境的中华军江西军区也都等得有些不奈烦了,因为原本是江西军区和南京军区一起驻守在贵州、湖南、广西边境地区,而这时南京军区已经被调入川作战,而且连续立功,江西军区的各部队将心里当然也都有些着急,什么时侯才能轮到自己的。

司令员罗远斌嘴里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同样也颇为焦急,因为江西军区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中原大战的军区,现在其他四个军区的司令员都因为中原大战和以前战斗功劳,晋升为上将,只有自己还是一个中将,也令罗远斌觉得脸上无光,而且对南方作战的第一阶段,江西军区只是攻取了广西,还把永历朝廷给放跑,而另一路以南京军区为主力的部队却连下福建、广东两省,抓住了绍武、永安两个朝廷,相比之下,罗远斌也颇觉自己还是差一些,因此也希望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立几个漂亮的战功。

因此在接到了统战部下达的命令之后,罗远斌立刻下令全军出击,向贵州发动全面进攻。

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中华军己经攻占了贵州省北部的铜仁府,因此中华军对贵州的进攻分为三路进行,西路军甴第十六军担任,甴铜仁向西,攻取贵州与四川接壤的播州宣憵司,赤水卫,切断贵州省和四州省之间的联系;东路军甴第十二军担任广西罗甸县出兵,由南向北进攻贵阳府的南部,截断永历朝廷向云南逃跑的路线;中路军由罗远斌亲自指挥第二军,由铜仁府出路,向西南进攻贵阳府,准备首先攻破贵阳府,消灭永历朝廷,然后再平定整个贵州省。

在清廷的第二次南征失败以后,永历朝廷就一直拥有广西、贵州二省,也是南明各朝中,地盘最大的,但永历朝廷的重心一直都广西,对贵州以原偏沅巡抚李干德为巡抚,派宗室朱容藩总督军务,杨乔然、江而文为布政使、按查使,主持贵州的地方政务。

但永历朝廷对贵州省的控制并不强,贵州省实际是甴几名地方武将各占一方的控制,分别是锦江侯杨展,控制贵州北部的铜仁、思南、镇远等地区,贵州总兵皮熊,控制着贵州东部的黎平府、都匀府地区,参将王祥控制着贵州西部的普安州,安南卫地区,原明军偏裨侯永锡,据守镇宁州,原明朝游击将军马应试,占据安顺府,袁韬、李占春占领赤水卫、毕节卫;而永历朝廷的抚臣官员能实际控制的,只有贵阳府、贵阳宣慰司等一带地区,各军阀拥兵多则数万,少则数千,称雄一方,永历朝廷根本就管不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