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陈双去了蔬菜大棚,昨天和今天送了菜,下次再送就是下周的事情了,再加上最近气温上升,陈双得掀大棚。
而且,里面的蔬菜可谓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还得有一个适应外界的过程,整个过程要是把握不好,直接把后头的花儿损伤了。
地里三两一堆的乡亲们聚在一起,大都谈论着晚上杨村长要找大家伙干啥的话题。
"谁知道哇,该不会又让咱们买鱼苗吧!"
"就是,俺觉得吧,这杨国栋毕竟是杨柳村的村长,咋能对咱们杏花村伤心呢?"
"你们都知道吧,前几年,李大奎就跟杨村长争过杨柳河,现在俺估计,这杨柳河就得改姓……"
"可不是吗?那年的事儿闹得可大了,两个村的人都差点打起来!"
"那照你这么说,为啥还让咱们掏钱买鱼苗?"
"切,她婶儿,你这可就不知道了,那年杨国栋不是损失的怪大的吗?谁还敢跟着他干,这种没人干的差事也就只能想到咱们杏花村老百姓的头上了!"
陈双走过田间小路,随处可听到关于这个话题,俗话说得好,以讹传讹,这话,陈双还觉得能入耳,不堪聆听的是诅咒杨国栋去死呢,说干啥都坑杏花村的百姓。
陈双是个旁观者,杨国栋的为人陈双也是知道的,所以,她不做任何评论,一心只想着把菜种好。
到了大棚,陈双开始拉绳,把朔料布也掀起来,但是朔料布这个时候可不能一下子掀开完,就四周流出通风的地方,让那些菜先得到外界空气的适应。
按照陈双的预算,差不多五月初的时候,朔料大棚就能彻底敞开了。
而那个时候,也是蔬菜季节过气的时候,她得想着怎么收购蔬菜了,而不是自己种。
想到这里,陈双大致知道晚上开会目的可能就是让她教大家种菜的事情,到时候就像杨国栋说的那样,她只管做个"中间商"收购,然后找下家出手就行。
只不过看似钱来的更省事了,可下家就不好找了,陈双想着,可又觉得到时候自己和杨国栋应该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彼此照应些总比她陈双一个人孤军奋战要好多了吧。
陈双忙活完了之后,就开始除草,菜地的草不能想麦田一样,得用手拔。
忙活到了傍晚四点多的时候,陈双把朔料布又封上了,打算明天再给大棚多通风一个小时,以此类推,一周以后,也就是五月初,大棚的朔料布就可以收起来了。
五点多的时候,地里已经差不多没人了,妇女大都回去做晚饭了,留下来的也都是家里的男人,就图着能多干个把小时的活。
陈双也整理好了一切准备回家,可没走出大棚半里地,陈双就迎上孙家的孙大杰。
"大杰哥好,咋还没回去呢?"陈双打招呼,毕竟最近这半个月用的都是孙家的板车。
"这就回去!"孙大杰笑着把布鞋脱下来在地上磕了磕鞋子里的泥巴,又摔了几下锄头。
"大杰哥,要是家里要吃菜咱家地里有,可不要花钱再买了!"陈双客气的说道。
孙家一家人都很守本分,要不是陈双硬塞,孙家二嫂子根本不会要自家的菜。
"小双,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上你给送的鱼,俺弟媳妇儿都吃好几顿呢,再说,俺又没分家都在一个院儿,你送的菜俺家都吃,还剩点呢!"
孙大杰说着,又磕了几下锄头上的泥巴,这才笑盈盈的扛着锄头往家走,陈双回头打招呼,却不了,眼角余光的盲点处闪过一抹黑影从地那头的大坝位置钻进了大棚里。
陈双的浑身的汗毛都炸起来了,丢下手里的篮子和工具,撒丫子就往大坝的方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