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始皇爸爸不爱我,六国孩子要闹了》 ……(1 / 2)

咸阳宫看到仙幕中拥有美好生活的黔首们,百官们也沉默了,原来六国遗民是指曾在六国时就风光无限的贵族、地主、士人、乡老,不是指黔首们吗

那些黔首,真的那么好哄

公子高嗤笑“六国士族说什么复辟旧国,不就是为了恢复自己士族荣光罢了。”

子婴因为之前被仙幕着重点出了,此时也在殿上,他站在扶苏身边,叹气道“是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是战乱时期或是平和时期,百姓最不容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若有可选,没有人想回归战国纷乱时期。”

六国士族真的忠于六国吗

面对仙幕的又一个问题,没有人敢胡乱回答,毕竟之前被打脸的痛感还历历在目,只有黔首们积极回应“仙幕这么问了,他们一定不忠诚。”

黔首们对着附近的某一个人指指点点。

“看来他们就是没断奶的娃娃啊,想要我们始皇的关注和重用,因为没有得到始皇的重用就想着旧主家的好,啧啧啧。”

被指指点点的士族一个横眼过去。

但黔首们却齐齐上前,眼睛睁得比对方还大。

看什么看,横得过谁啊横,不就是一群没断奶,没编制的孩子嘛

士族看到本来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人突然这么凶悍,自己的火焰就先熄灭了。

打不过他还躲不过吗

他换别处看这破仙幕去

看到士族远去,这群黔首们个个都欢欣鼓舞起来,那群士族也没有那么牛嘛

这个问题不用等到秦末来答,直接看秦一统前的战国时期就好。

战国七虎争天下,莫不招揽四方游士。这四方游士在战国时期就叫客卿。

这些客卿,他们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但在故国却无展示舞台,不是无缘面见国君,就是国君对他们的思想并不采纳。

他们四处远游,就如备受儒家推崇的孔子也是在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他们要借助他国君主之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就是所谓的忠诚

听到仙幕的话,属于六国士族,并且经常扬言想要恢复故国的儒生脸色一黑,这这这仙幕为何又抓孔圣人来说话

所以六国士族真的忠诚于故国吗忠诚的是那位与自己抱负契合的国君,还是那份买方市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罢了。

秦地黔首经过仙幕的多番教导已经明白了,一切都是利益在推动。

六国遗贵忠诚的是利。

如若真的要说来,秦能够一统六国,六国士族在其中可出了一份非常强大的力量啊

黔首们听到这快乐搓手,双眼放光“我灭我的国”又有乐子可以看了吗

位于咸阳宫的百官们齐齐看向角落的一个位置。

被百官们持续性注视的李斯“”

李斯悄咪咪地往角落躲了躲,随后又理直气壮地直视回去,在座的不是很多都曾是六国人吗

秦国国君们在为一统奋六世之余烈时,六国的很多精英士族也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都是六国人。

在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可以说是布衣、游士的最向往的那片乐土。

关于这点,有个人写了一篇谏言,这篇谏言直观的讲述了这一观点。

那个人就是李斯。

在秦兴建郑国渠时,始皇被官员劝说觉得他国者必有异心想下达逐客令,李斯的谏逐客书正是用秦皆是以客致强的这一段秦崛起的历史告来劝说始皇大大。

李斯在仙幕讲到谏言之时内心就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随着仙幕的话,没想到这就如他所料,又是他李斯怎么仙幕总是带他他只想在角落带功赎罪,而不是天天被天下人记住他李斯未来会背刺于始皇

仙幕你何时才会忘记他李斯的存在

仙幕自然听不到李斯内心的哀嚎,或者说即使听到了也不在意,因为它还在冷酷无情的讲着他李斯的谏言

谏言里面讲到秦穆公东奔西跑招贤纳士,从西招纳由余,从东招纳百里奚,从宋迎来蹇叔,从晋招来丕豹、公孙支。用这五位不产于秦,而产于六国的能人,并国二十,称霸西戎。

秦孝公用魏国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战胜楚、魏两国,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用魏国张仪之计,拔三川,取汉中,包九夷,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后以连横之策名留青史,让秦可以在战国时期被奉为尊。

秦昭王得魏国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君,巩固王室力量,蚕食诸侯,以“远交近攻”闻名于世,使秦成就帝业。

更别提秦始皇正得用的楚国李斯了,他的功绩同他扶持二世上位却被诛族的蠢名一般流传千古。1

李斯“”

李斯觉得自己脸好疼,功绩同扶持二世上位却被诛族的蠢名一般流传千古这仙幕是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感受到同僚悄悄望过来的戏谑眼神,李斯窒息所以仙幕就是不想让他李斯好过是不是

所以,六国客卿在大秦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以,这叫我灭我的国

六国残余士族颤抖着手,控制不住地想拿起手中的酒樽给仙幕一个好看

才十几岁的项羽指着仙幕对项梁说道“叔父这仙幕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明明是那些人背叛故土”

项梁对项羽真在义愤填膺斥责仙幕的样子愣了下,欲言又止。

他其实想说,仙幕说的好似都是真的,六国士族的爱国情谊可不仅仅只能打一个问号。

来来来,这里插播一条小知识在战国时曾有士竞相秦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也是基于有识之士在秦,能够得到礼遇,有人云秦有客卿之官,以待诸侯国的来者,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就是如此

听到仙幕的话,秦地的百姓皆是心中一动,他们的大秦竟然如此之好

战国时,秦孝公曾发布求贤令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管,与之分土。

在战国时有能力可以朝秦暮楚的游士们最后的选择嘛,自然大多往秦这里来啊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